首页 教育技术

教育信息化七大焦点问题

  • 缙云
  • 2020-04-23 11:11
  • 阅读 2968
分享到:

    来源:发表时间:2016-01-04   

本文章系根据中国教育创新“20+”论坛教育信息化专场论坛嘉宾的发言内容,梳理出各界共同关心的教育信息化七大焦点问题。

1、信息技术对于(基础)教育的核心价值到底在哪里?

       信息技术能够改变教育生态,其核心有二:一是开放性,即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教育活动在时间、地点和空间上的局限,二是分布式和去中心化,即信息技术使得每一名受教育者从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微小且独立的信息提供者。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每个受教育者都可以随时随地独立地生成适应自身特点的个性化教育轨迹。对于基础教育来说,这意味着传统学校的学习时空从封闭走向开放,学习内容从分科走向综合,教师角色从知识的搬运工转变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营养师,教学对象从标准化改造转向个性化培育,教学评价从单纯的分数排队转向兼顾综合素质的大数据分析。让每一名学生经历不一样的学习过程,形成不一样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因需而教,因人而异,这是信息技术对于(基础)教育的核心价值。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在教育,信息技术只是教育的辅助手段。在实践中,信息技术必须面向教育的需求,才能发挥其核心价值。对于基础教育,应当有三个“面向”:一是面向深度学习,即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有效运用于新情境;二是面向个性化发展,即让学生“扬长补短”;三是面向适应性专长,即学生在掌握完整的学科知识结构之后形成自己对问题判断的认知结构,并基于此开拓创新、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2、中国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如何?有何瓶颈?

      宏观层面,OECD2005年曾经把教育信息化分为四个阶段:起飞阶段、运用阶段、融合阶段、创新阶段,《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4)》认为中国教育信息化已进入融合创新阶段,即教育技术和教育教学需要深度融合,聚焦于信息技术在课堂的应用。微观层面,目前互联网教育的项目众多,但优秀的少之又少,大多数年轻的创业者缺乏对教育行业的认识,尤其是对于教育教学基础研究的认识,难以准确把握客户需求,同时变现能力也较弱。目前教育信息化的进程面临几大瓶颈:一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不足,教育信息化并非简单的信息和知识搬运,需要改变“学”,也要改变“教”,如何使“教”与“学”互动取得最好的效果?二是对于学校与教师造成的负担,比如有一些硬件需要学校花大笔费用,又比如教师熟悉、应用一些信息化产品需要花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教育信息化工具一定要着眼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需求点,哪怕这个需求非常小,同时要能够激发老师使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老师参与产品的设计和改造;三是标准与个性的权衡问题,尤其是标准的缺乏,无论是何种信息技术资源,既要有统一规范的标准,以便系统的评估与推广,又要有个性化、适应性的特征,为不同年龄段、不同学习环境下的学生提供学习辅助功能。

3、如何有效地打破教育与信息技术的隔阂,以技术改善教育?

       从宏观上来说,由于教育系统很复杂,单个技术或方法不可能解决所有教育问题,因此需要顶层设计。在此政府必须承担主导作用,分拆并厘清各个问题在教育系统中的位置,结合科技和市场的力量,明确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具体而言,过去教育部门投入了大量硬件设备,搭建了通往班级层次的传输渠道,之后的一大问题便是优质教育资源内容传播。对此政府需要明确四个问题:一是优质资源的来源,这要求习惯于垄断课程创造权的政府秉承为了学生成长的理念,用开放的心态接纳社会创造的课程,打破教育与信息技术的隔阂;二是优质资源的量,需要评估适合以新技术为载体传播的资源是否丰富、足够;三是传输能力,要保证学生所需要的资源能够方便地从网上(或其它渠道)获取;四是学生的搜索能力,这要求学生明确自己需要什么。在微观层面,需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依赖于基层单位的落实和创新企业的努力。解决的根本是在信息化教学的设计思路当中,从用户的角度出发,降低学习门槛,使任何背景的教师都能够轻松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学,解决的过程包含更细的子任务,如创造认知氛围、培训人才等。由于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情况差异很大,所以宜采用分权思路,由地方、学校结合自身条件自行探索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最优模式。

       4、信息技术如何改善学习过程?

       第一,技术促进学习链的延伸,这包括学习内容的延伸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丰富的慕课资源为学生带来多样化的选择;也包括学习时空的延伸,如技术应用可以使得学生在拓展课或课外时间完成碎片化的学习任务。第二,技术促进学习流程的再造,从传统的“课前预习——课中知识传授——课后完成作业”转变为“课前初步有概念——课中通过概念的深化及应用检测掌握情况——课后建构新知识体系”的流程。第三,技术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这包括:从个体学习到合作学习的变革,师生对话与生生对话促进彼此了解与解决学习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线下学习到混合学习的变革,从而将线上学习内容丰富和线下学习易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优势结合起来;课时学习向单元学习的变革,课程按知识的逻辑单元组织,更符合学习规律。第四,技术促进评价体系的变革,学习从评价对象转变为评价目标,从基于经验转向数据和经验相结合的评价,通过客观数据,学校和教师能更好地把握课堂与教学情况,也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评估。

5、教育大数据是否存在?如何深入挖掘教育数据的价值?

       大数据有四大特征:巨量、高速、多样性、真实。对于教育领域,重要的招生报名数据、考试数据、教师培训数据等都是每年采集一两次,具有较强的时间性,不满足“高速”要求的实时采集。另外,尽管数据总量不小,但目前大量数据分散在各个学校、区县、甚至企业,对于数据内容与结构没有统一的标准,无法聚合。综上所述,很难说目前教育领域存在“大数据”,但教育数据的价值密度非常高,且信息技术正在不断丰富教育领域的数据内容,因此教育大数据的产生很有潜力。为了开发这一潜力,更充分地挖掘教育数据的价值,首要的是构建数据的标准与整合机制,通过认证中心等手段制定教育数据的内容与结构标准,基于云服务把各级的数据平台打通,关联各个层次的数据后形成整体的结构化数据库。其次,新兴的信息技术工具能够实时记录学习过程数据,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合作推广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产生“高速”的学习数据,为教育大数据分析提供基础。

6、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创造能力,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各国启动了各种创造力培养的计划,但我国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还相对薄弱。创造力的培养的难点在于,它不是一种通过单一学科就能培养的能力,而是分布于各个学科之中,因此需要以跨领域的课程设计,这给创造力培养带来了一定的难点。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是否能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来自于教师和家长是否有创造力,或者从一个更宽泛的角度来说,来自于整个社会是否给予创造力的环境。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而言,我们并没有为教师提供专门的创造力师资培训,在学校中也未能明显看到创造力培养的课程。在互联网+时代,可以通过互联网为一线教师的创造能力培养的教师师资培训提供更方便的渠道,为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打造一个多学科沟通的平台,从而更加有效快捷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7、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

信息技术能够促进教育效率的提升,但也面临“数字鸿沟”陷阱,教育基础较好的地区和人群能够获得更多信息技术工具,师生学习和利用这些工具的能力也更强,这对于贫困且教育发展水平低的地区来说是进一步的劣势,从而加剧教育发展的不平等。贫困地区的儿童在创造力方面并不落后,只是没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或优质教育资源的熏陶,因此从教育公平的视角来看,他们理应有平等的机会展现自己。因此,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政府应当致力于帮助消除这些鸿沟,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首先,要保障贫困地区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网络设备、硬件终端、线上教育平台等。其次,允许和鼓励企业参与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也是可行的方式,这除了提升建设效率之外,既通过企业联系提升了贫困儿童未来成功的可能性,也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渠道。此外,要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城乡间教育资源(包括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等)的共享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强带弱,形成良性联结。

(以上内容均转载自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上一篇:京城学校流行翻转课“混合式”教学激活课堂 下一篇: “互联网+教育”时代 教师将面临五大挑战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