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对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的指导
- 衢州市衢江区横路乡中心小学 詹彩红
- 2020-05-03 08:44
- 阅读 2495
作者:衢州市衢江区横路乡中心小学 詹彩红来源:《现代教育技术》发表时间:2008-07-04
学生电脑制作活动是承载着素质教育任务的一项实践活动,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它让孩子们把计算机技术和自己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将科学与人文、审美结合起来,通过自主创新,大胆展示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近三年来,我省各地区组织学生参加这项活动的成绩逐年提升,可见大家都非常看重它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意义。笔者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曾参与指导两届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大赛的全过程,现将指导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思考呈现给同行,就教于大家。
一、作品制作指导的前提及关键
(一)出佳作的前提:关注平时,鼓励创造
从认知过程看,创造能力是运用已有知识,在新的情境中建立新的组合、构建新的系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仅要体现在对具体作品的创作上,而且要更突出地落实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广阔天地。我们要积极研究、挖掘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切创造性思维的因素,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兴趣,用适当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更新观念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作为教师应该明确,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创新动机需要从小激励,创新教育应从小抓起。
2.大胆尝试
现代教育技术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变革,信息技术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基于知识归纳或演绎的讲授式教学早已被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任务驱动、问题解决等新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所取代。在多年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很少依照教材按部就班授课,而是合理地创设情景、设计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在低段教学画图时,我尝试了“连环画式”的教学,将画图的基本技能融入故事情节中,以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一个单元下来就是一组完整的连环画。高段学生学习了PowerPoint幻灯片的基本制作方法之后,我请各科教师出题,让学生帮助老师制作课件。这一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他们结合已学过的电子绘画、文字排版技能,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设计制作。教学方式一变,教学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留有空间
我校从一年级就开设信息技术课,课时相对较多,所以每个学期我会特意留出几节课,让孩子们自由创作,想到什么就画什么。画画之前我会和孩子们“聊聊天”,让他们讲讲小脑袋瓜里正在想什么,这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打开孩子们的思路。在每届学生毕业前的一个月,我让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让他们自己组织合作小组,选择题材,综合运用几年来学过的各项技能,制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在这些活动中,我注意发现孩子们创作灵感的火花,发现了好作品就保存下来。去年在浙江省第六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获得三等奖的作品《太阳,从这里升起》就是其中之一。
(二)指导制作的关键:敢想敢做,总结提高
1.放飞想象,大胆创新
孩子们的好作品离不开他们的丰富想象,正如黑格尔所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的想象活动。”人的一生中最具想象力的阶段是孩童时期,孩子们可以恣意放飞自己想象的翅膀,他们小小的脑瓜里的一些奇思妙想蕴含着伟大的点子,会给知识丰富、逻辑严密的大人们带来意外惊喜。在电脑作品制作指导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放飞想象,大胆创新。2005年参赛前夕,我在对兴趣小组成员进行参赛动员时,提示学生可以从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历史人物以及身边小事、国家大事、课文涉及的事物中去挖掘题材,构思作品。看到学生似乎木然又若有所悟的神态,我又对他们说,你们可以尝试逆向思考、打破一切常规去想象。第二天,有个学生兴冲冲地跑来告诉我:“课文《坐井观天》中小鸟让青蛙跳出井口来看看,我把它改成让青蛙叫小鸟到井里来看一看——青蛙正在井里上网!”这就是后来获得省二等奖的动画作品《新坐井观天》的创意。
2.拟订计划,心中有数
有了灵感,有了创意,接下来就是艰辛的制作过程。在制作开始之前,老师应与学生坐下来制订一个较实用的计划。如《新坐井观天》这个作品,要将故事情节写下来,分成若干个场景,并把需要一些什么素材、元件,每天完成多少工作量等一系列事项罗列出来,做到心中有数。
3.及时总结,保持热情
学生年龄小,如果在辛苦付出之后没有获得及时的回报,很容易挫伤积极性,因此一定要及时给学生以相应的鼓励。当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对成功缺乏信心时,要告诉学生老师相信他有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任务。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认为,学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学习,与教师的信任程度关系密切。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给予的一道期待的目光、一句信任的话,或帮助取得一次哪怕很小的成功,都会使学生提升对自身的评价,从而增强自信心,向着下一个目标奋勇进发。
4.指导得当,扶放有度
在作品制作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角色定位,要给学生“指导”而切忌越俎代庖。教师替学生完成作品可能比较省力,但学生却会失去锻炼的机会,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其实,指导教师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例如:分析历年优秀作品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协调学生课余时间,邀请有专长的教师特别是美术教师来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技术难题等等。要放手让学生去做,指导老师则以旁观者的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比如2006年的学生作品电子报刊《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制作,当学生把收集到的素材一一罗列出来时,我提了个问题,假如你是读者,你看了作品之后能很快知道它讲了一些什么吗?学生马上意识到自己整理的素材有些杂乱无章,之后进行了归类、划分单元。学生的知识毕竟有限,有些方案难免无法实现,这时就需要指导教师手把手地教。如有的学生在制作动画时,不会设置按钮,这时教师应耐心细致地指导,让学生掌握方法后自己设置。
二、作品制作指导中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没有一桶水难以给学生一杯水。电脑作品制作是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指导中教师常常会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是美术知识方面,无论绘画、电子报刊、电脑动画、网页设计,都需要在构图、色彩、造型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而信息技术教师在这方面大多不在行。所以指导教师需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不断学习,自我提升综合素质。
其次是注意积累。从2000年开始,每年开展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已成惯例,这一活动现在已在各市、县开展。指导教师平时应留意收集各方面资料,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火花。收到上级发出的比赛活动通知之日,应该是整理作品准备上交之时,等收到通知才动手制作,仓促之中是难以出优秀作品的。
再者,我们应努力扩大学生电脑制作活动的影响面,各校也可举办一些校级的电脑作品制作比赛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